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综述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个火热的6月,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如期起航。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全国各地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围绕这一主题策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唤起每个人的行动自觉。

当前,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以下简称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正有序推进。5月至6月,国务院安委会20个综合检查组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督导检查和明察暗访,各组全部成立小分队,专门开展暗访工作,深入排查重大问题隐患,加大曝光力度。

截至目前,现场检查工作已全部完成,正逐省下发问题整改督促函,督促各地区切实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举一反三推动问题隐患整改。

“安全生产月”期间,各地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注重将活动与解决当前安全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推动落实各方面安全生产责任相结合,创新工作举措,既有树牢红线意识的理念宣传,又有聚焦专项排查整治活动的具体任务,既有开展全员应急演练的一般要求,又有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的重点部署……各地充分聚焦“两个切实”,落实“两个根本”,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能力。

安全知识“充电月”

注重学思想强本领

“安全生产月”是学习的好时机。学什么?怎么学?各地均把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作为活动的首要任务。各级党政负责人和各类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宣讲、发表署名文章、召开专题会议,丰富形式领学促学,推动学习深下去、有实效。

比如,北京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总体思路上注重坚持“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其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即为“两个重点”之一,引导各级干部自觉把论述作为抓安全工作的源头活水和逻辑起点,不断提升履职本领和实践能力;安徽合肥市应急管理局每日8时通过政务新媒体平台“合肥应急”发布“安全生产月每日一学”,通过海报的形式,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累计互动量达7.3万余人次。

各地的学习情况通过数据可见一二。据中国应急管理报舆情分析中心数据,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宣贯活动的作品传播量达2.8万篇,其中微信渠道因即时性、交互性强,便于知识内容传播,传播量居于首位,达1.76万篇。

除了学习重要论述,“安全生产月”还是名副其实的“充电月”。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安全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在各地形成风潮。

浙江省义乌市在铜溪学校举办儿童夏季防溺水和安全教育云直播,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能救小朋友命的直播”;山西通过“平安地铁天天行”直播活动,带领广大网友探访太原地铁安全专列,普及地铁逃生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在江苏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机关干部、专家和企业员工化身脱口秀主讲人,畅谈自己对安全的认识和看法,收到众多点赞……

随着近年来各地对“线上+线下”宣传的方式驾轻就熟,安全知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各地广泛普及安全知识,扎实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大力培育安全文化,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监管队伍、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安全隐患“查改月”

聚焦关键人关键事

“火星缓缓升起,房屋一瞬间被吞噬,灰红的火焰渐渐熄灭,只留下断壁残垣……”在2023年广州市“安全生产月”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文艺汇演中,真实案例首次被搬上舞台,深深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宣传教育活动与排查整治有机结合,成为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一大特点,使今年的“安全生产月”带着些隐患“查改月”的味道。“安全生产月”前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已在各地有序开展,应急管理部派出的联合执法小分队在前期的暗查暗访中发现不少问题隐患,尤其是有限空间、燃气安全、动火作业、电气焊作业这类看似不大的领域存在问题较多,无疑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关键事”。

据中国应急管理报大数据舆情监测,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题宣传”成核心热词,主流媒体及相关单位官网官微均开展集中报道,“网络知识竞赛”“十大逃生演练科普视频”“安全生产大讲堂”等活动备受舆论关注,充分体现今年主体的群众性、知识性、实践性。

为解决好“关键事”,在今年“安全生产月”,各地抓住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人”,以“五带头”宣传活动为牵引,确保“安全生产月”重点活动落地见效。

贵阳城建工程集团董事长李凯带头到项目施工现场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强调要特别加强对特种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高空作业等违规违章禁令的宣传教育,并嘱咐项目安全员做好宣传教育,建立好隐患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实施闭环销号管理;中国石油重庆储运分公司正阳油库负责人李鹏发现个别员工在演练疏散时贪恋个人财物,没有第一时间组织撤离,在扑救环节对消防器材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对这些员工下意识的行为格外关注,要求持续加强安全教育,针对问题严格整改……

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成为“安全生产月”期间各地的一道风景线。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组成单元之一,能否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切实筑牢全社会安全生产防线意义重大。

安全技能“学习月”

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

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安全生产月”,“手把手”“面对面”式的宣教活动重新回到人们身边。线上宣传扩大覆盖面,线下宣传丰富体验,各地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时的选择更多,效果更好。

湖北创新工作方式,以“谆谆嘱托”开展企业安全宣传,通过校园纸飞机大赛播撒50万“安全宣传种子”,“小屏入户”进行家庭安全宣传;江苏面向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学校师生等群体进行“人人讲安全”街头采访;安徽合肥瑶海区走进社区开展“我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员”承诺签署活动,起到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作用。

除此之外,各地各部门走进厂房车间、田间地头、校园操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贴近实战的应急演练。

辽宁组织消防救援、交通运输、卫健等专业队伍深入基层,开展火灾逃生、心肺复苏和外伤包扎技能科普展示咨询活动;吉林在安全咨询日活动现场设置烟道逃生、地震逃生、高层缓降逃生实景模拟设备,让群众学习应急逃生知识;陕西泾阳县深入辖区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和逃生自救方法教学,提升广大师生应急避险和逃生自救能力……企业员工、居民、小商贩、学生等广大群众纷纷加入应急演练的队伍中,“演练有我”的理念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共鸣。

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安全生产月”全网相关报道达59.73万余篇。微博话题#全国安全生产月#获得1.1亿阅读量、6.6万讨论量;#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获9349万阅读量、5.7万讨论量。全社会关注安全、重视安全、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日渐形成。

(本文所配图片为资料图片)